当前位置: 首页 > 当当优惠  > 图书 > 中小学用书 > 初中阅读

朝花夕拾(《语文》推荐阅读丛书)七年级上册推荐阅读 人民文学出版社

朝花夕拾(《语文》推荐阅读丛书)七年级上册推荐阅读 人民文学出版社

货号
25267253
卖家
当当自营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
型号
鲁迅
产地
人民文学出版社
市场价
¥22.00
销售价
¥22.00
优惠券
[]
  • 开 本:16开
  • 纸 张:胶版纸
  • 包 装:平装-胶订
  • 是否套装:否
  • 国际标准书号ISBN:9787020137701
  • 图书>中小学用书>初中阅读>语文阅读
  • 产品特色

    编辑推荐

    本书收入“统编《语文》阅读丛书”,是专为中学生朋友们课内外阅读准备的,版本完善,校勘精良,注释详尽确当:

    1.《朝花夕拾》为鲁迅先生的经典散文集,收录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《藤野先生》《阿长与〈山海经〉》等散文十篇,初版诞生九十多年来畅销不衰,影响深远。

    2.鲁迅先生的作品虽已进入公版,但由于其作品整理繁难,出错率较高,因此许多版本并不可靠。尤其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典故,不看注释是比较难理解的。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之初,即在国家有关部门委托下,将整理注释本《鲁迅全集》作为自己*主要的任务之一。全集几十年来内容不断修订,版本不断更新,形成了鲁迅作品的善本。可以说,版本完善可信赖是人文版《朝花夕拾》的一个重要特点。

    3.如上条所述,鲁迅作品需要借助注释才能更好理解。而注释详尽确当是人文社版《朝花夕拾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。这些注释是在国家提供大量人力、物力支持下,一代代著名专家和学者集体劳动的结晶。在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,已经很难再集中如此众多的一流专家学者来做这样的工作。因此鲁迅作品的注释才更显得弥足珍贵,也是许多其他出版社版的鲁迅作品很难比肩的。需要说明的是,我社对这些注释享有专有出版权

    4.《朝花夕拾》日前被统编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指定为书目。无论是该册教科书第三单元收入的课文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,还是三单元“名著导读”栏目所选的《朝花夕拾》精彩篇章《五猖会》,均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《鲁迅全集》,而本版《朝花夕拾》的文本与2005年全集一模一样,别无二致

    5.《朝花夕拾》被列为语文课外读物,对青少年语文学习及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作用。我们主张,学生语文课外读物的选择一定要考虑版本问题,我社为老字号出版社,是国内文学、语文读物出版的重镇,编校质量上乘,品牌号召力强,在业界素享盛誉,我社版本,是读者朋友们可以放心选择的。

     

     
    内容简介

    ★ 畅销九十年,思想、艺术俱属上乘的经典之作
    ★ *统编七年级(上)语文教科书 “名著导读”指定阅读书目
    ★ 版本完善,校勘精良,注释详尽确当

    《朝花夕拾》是鲁迅*重要的作品集之一,共收录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《藤野先生》等散文十余篇,展现了横眉冷对的鲁迅先生的另一面,在中国现代散文史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。初版诞生九十多年来畅销不衰,影响深远。
   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,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,并在夹叙夹议中,对反动、守旧势力进行了嘲讽。所收各篇均意蕴丰厚,手法娴熟,备受一代代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和小读者的喜爱。
    显示全部信息
    作者简介

     

    鲁迅(1881—1936),原名周树人,字豫才。浙江绍兴人。中国现代史和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。著有《呐喊》《彷徨》《野草》《朝花夕拾》《故事新编》等,影响广泛深远。

    目  录
    导读

    小引

    狗·猫·鼠
    阿长与《山海经》
    《二十四孝图》
    五猖会
    无常
 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
    父亲的病
    琐记
    藤野先生
    范爱农
    显示全部信息
    前  言
    小 引
   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,然而委实不容易。目前是这么离奇,心里是这么芜杂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,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,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。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,世事也仍然是螺旋。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,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;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,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。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,叫做《一觉》。现在是,连这“一觉”也没有了。
   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,夕阳从西窗射入,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。书桌上的一盆“水横枝”,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:就是一段树,只要浸在水中,枝叶便青葱得可爱。看看绿叶,编编旧稿,总算也在做一点事。做着这等事,真是虽生之日,犹死之年,很可以驱除炎热的。
    前天,已将《野草》编定了;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《莽原》上的《旧事重提》,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:《朝花夕拾》。带露折花,色香自然要好得多,但是我不能够。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,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,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。或者,他日仰看流云时,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。
    显示全部信息
    媒体评论
    《朝花夕拾》*初在《莽原》上发表时,总题为“旧事重提”:他大概是回想起童年时“水乡的夏夜,摇着大芭蕉扇,在大树下乘凉”,“男女都谈些闲天,说些故事”的情景。“说故事” 就免不了“旧事重提”,《朝花夕拾》其实就是对这样的童年“谈闲天”的追忆与模拟。这就规定了这类散文的特殊氛围:自然,亲切,和谐,宽松,每个人(作者与读者)既是说话者,又是听话者,彼此处于*平等的地位。——这正是对“五四”时期盛行的“我(作者)说你(读者)听,我启你蒙”,强制灌输的“布道”式、“演讲风”的散文的一个历史的否定与超越。《朝花夕拾》这类“闲话风”是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:作者掏出心来,真诚地袒露自己生活与内心的秘密、真实的欢乐与痛苦,希望引起读者(听众)的共鸣、联想、议论与诘难,达到精神的互补,而非趋一。
    ——著名学者、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
    显示全部信息
    在线试读
 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〔1〕

   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,相传叫作百草园。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〔2〕的子孙了,连那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,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;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。
   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,光滑的石井栏,高大的皂荚树,紫红的桑椹;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,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,轻捷的叫天子(云雀)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。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,就有无限趣味。油蛉在这里低唱,蟋蟀们在这里弹琴。翻开断砖来,有时会遇见蜈蚣;还有斑蝥,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,便会拍的一声,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。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,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,何首乌有拥肿的根。有人说,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,吃了便可以成仙,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,牵连不断地拔起来,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,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。如果不怕刺,还可以摘到覆盆子,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,又酸又甜,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。
   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,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。
   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:先前,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,晚间,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,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。答应着,四面看时,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,向他一笑,隐去了。他很高兴;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。说他脸上有些妖气,一定遇见“美女蛇”了;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,能唤人名,倘一答应,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。他自然吓得要死,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,给他一个小盒子,说只要放在枕边,便可高枕而卧。他虽然照样办,却总是睡不着,——当然睡不着的。到半夜,果然来了,沙沙沙!门外像是风雨声。他正抖作一团时,却听得豁的一声,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,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,那金光也就飞回来,敛在盒子里。后来呢?后来,老和尚说,这是飞蜈蚣,它能吸蛇的脑髓,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。
    结末的教训是: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,你万不可答应他。
   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,夏夜乘凉,往往有些担心,不敢去看墙上,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。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,也常常这样想。但直到现在,总还是没有得到,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。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,然而都不是美女蛇。
    显示全部信息